图书介绍

魏晋玄义与声论新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魏晋玄义与声论新探
  • 吴冠宏著 著
  • 出版社: 里仁书局
  • ISBN:986790884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魏晋玄义与声论新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主题:名士·世说·声论1

第二节 方法:「辨异与玄同」的诠释进路6

一、辨异与玄同之意义的贞定6

二、魏晋辨异与玄同展演示例10

第三节 篇章结构16

甲篇:魏晋名士23

第一章 清逸与狂痴——名士人格的两种诠解23

第一节 前言:从商榷《世说·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一则谈起23

第二节 牟宗三先生的名士论述25

一、天地之逸气,人间之弃才26

二、荀粲与阮籍——典型名士的释例31

三、名士人格的限制36

第三节 廖蔚卿先生的名士论述41

一、狂狷人格41

二、狂狷的具体作为与转变之迹44

三、真名士与假名士48

第四节 小结49

第二章 两种名士论述之比较及其关系建构55

第一节 牟、廖两说之比较与得失55

第二节 两种名士论述的关系建构61

一、就其存在属性而言64

二、就其典型人物而言66

第三节 余论70

乙篇:世说新语79

第三章 历史与道德之外——以《世说·简傲》「王澄解衣取鹊」为释例79

第一节 前言:史文之际79

第二节 「王澄解衣取鹊」之传统理解的审视82

第三节 越名教而任自然:以「王澄解衣取鹊」为释例90

一、人物行为与存在情境的冲突性91

二、转折与发展的历程性93

三、观者与读者的重叠性97

第四节 历史与道德之外99

第五节 小结105

第四章 「痴」与「晦智」——从《世说·赏誉》「王湛隐德」一则论起113

第一节 前言:智愚长短之际113

第二节 从《世说·赏誉》「王湛隐德」一则谈起116

第三节 论魏晋之「痴」122

一、阮籍之痴123

二、王述、司马昱、顾恺之126

第四节 论魏晋之「晦智」132

第五节 痴与晦智的文化意义140

第六节 小结142

第五章 魏晋钟情生命探微——以《世说·言语》「支公好鹤」一则为释例153

第一节 前言:「钟情与忘情」的理解向度153

第二节 以「支公好鹤」为释例的理解进路156

第三节 「铩翮」于「支公好鹤」中的存在意义158

一、历史存真:以全貌取代片断159

二、文学形构:冲突性的转折160

三、哲理辩证:三层关系结构的存在意义162

(一)「铩翮」之俗情以映衬「放鹤」之道境162

(二)超越「铩翮」之俗情提升至「放鹤」之道境163

(三)「放鹤」之道境不离「铩翮」之俗情163

第四节 「支公好鹤」两阶段「观鹤」行动的文化意义164

第五节 「支公好鹤」所展示「援物以契道境」的生命向度169

第六节 从「支公好鹤」到「嵇康好乐」173

第七节 小结177

丙篇:声无哀乐论187

第六章 当代〈声无哀乐论〉研究之三种论点商榷187

第一节 「声、音、乐」的辨名分判188

第二节 「各师其解」的接受美学194

第三节 躁静情绪说202

第四节 小结208

第七章 钟情与玄智的交会——嵇康〈声无哀乐论〉之理解新向度215

第一节 前言215

第二节 客观主义论与主体实践论218

第三节 钟情:「钟情与忘情」之生命的理论展演223

第四节 玄智:「有无辩证性思维」的落实与具现228

第五节 钟情与玄智的交会233

综论243

一、名士论述的反省与再思243

二、《世说》与〈声论〉之理解新向度的开拓244

三、结合「人物」与「思想」的学术进路247

四、「辨异」与「玄同」的展演248

参引书目举要253

后记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