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
  • 赵振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2915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胶体与界面1

一、分散体系1

二、胶体2

三、界面3

四、胶体粒子的形状与大小5

第二节 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基本内容8

一、什么是胶体与界面化学8

二、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基本内容9

第三节 胶体与界面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0

第四节 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发展与展望10

参考文献14

第一章 溶胶与纳米粒子的制备15

第一节 溶胶的制备15

一、溶胶制备的一般原则和方法15

二、分散法制备溶胶16

三、凝聚法制备溶胶17

四、溶胶的纯化19

第二节 单分散溶胶21

一、单分散胶体粒子制备原理21

二、金属(水合)氧化物单分散粒子的制备22

三、金属的非氧化物类化合物单分散粒子的制备25

四、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单分散粒子25

五、包覆粒子与空心粒子的制备26

第三节 胶体晶体28

一、胶体粒子的简单自组装28

二、模板法胶体粒子自组装29

三、二元胶体晶体组装31

四、胶体晶体的应用32

第四节 纳米粒子34

一、纳米科技34

二、纳米粒子34

三、纳米粒子的制备35

四、纳米粒子的性质与应用46

参考文献51

第二章 胶体的基本性质53

第一节 胶体的运动性质53

一、布朗运动与扩散作用53

二、重力场中的沉降作用55

三、离心力场中的沉降作用56

四、渗透压与Donnan平衡58

五、海水淡化62

第二节 胶体的光学性质64

一、丁铎尔效应与光散射64

二、静态光散射的测量65

三、动态光散射及其测量65

四、光散射的应用66

第三节 胶体的电学性质68

一、带电的胶体粒子68

二、电动现象69

三、扩散双电层70

四、电泳及其应用72

五、电动现象的其他应用76

第四节 胶体的流变性质78

一、流变性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78

二、浓分散体系的流型79

三、稀分散体系的黏度81

四、黏度的测量84

第五节 胶体稳定性87

一、疏液胶体的稳定性87

二、临界聚沉浓度与Schulze-Hardy规则87

三、DLVO理论88

四、聚合物对疏液胶体的稳定与絮凝作用90

五、分散剂与絮凝剂90

第三章 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94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溶液121

六、胶体稳定性的研究方法92

参考文献92

第一节 液体的表面张力94

一、几个小实验94

二、液体的表面张力94

三、决定和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的主要因素95

第二节 弯曲液面内外压力差与曲率半径的关系——Laplace公式96

一、Laplace公式的简单导出96

二、Laplace公式的应用举例97

第三节 润湿作用与接触角99

一、润湿作用99

二、接触角与Young方程99

三、决定和影响接触角大小的一些因素100

四、常用的接触角测量方法101

第四节 浮选与接触角102

第五节 液液界面张力104

一、Antonoff规则104

二、Good-Girifalco公式105

三、Fowkes的理论105

第六节 液体表(界)面张力的测定106

一、毛细升高法106

二、吊片法和脱环法107

三、最大气泡压力法108

四、滴体积法(滴重法)108

五、滴外形法110

六、旋滴法测定液液界面张力113

七、振荡射流法测定动态表面张力113

第七节 固体表面能及其测定114

一、固体的表面能114

二、低能表面与高能表面114

三、固体表面能的实验估测115

第八节 弯曲液面的蒸气压——Kelvin公式与毛细凝结116

一、弯曲液面蒸气压与曲率半径的关系——Kelvin公式116

二、毛细凝结118

参考文献119

第一节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及其分类121

一、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及其分类121

二、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124

第二节 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124

一、胶束的形成124

二、Krafft点与浊点127

三、临界胶束浓度的实验测定128

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在液体表面的吸附129

一、表面过剩129

二、Gibbs吸附公式130

三、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的吸附量132

第四节 增溶作用134

一、增溶作用134

二、增溶作用的一些应用135

第五节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137

一、吸附等温线与吸附等温式138

二、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机制139

三、影响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的一些因素142

第六节 洗涤作用与洗涤剂143

一、洗涤作用143

二、污垢的类型143

三、固体污垢的去除143

四、液态油污的去除145

五、洗涤剂146

六、干洗147

第七节 胶束催化与吸附胶束催化147

一、胶束催化147

二、吸附胶束催化150

三、胶束催化与吸附胶束催化比较152

参考文献153

第五章 乳状液及微乳状液155

第一节 乳化作用及乳状液的类型155

第二节 决定和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155

一、能量因素说155

二、几何因素说155

三、液滴聚结动力学因素说156

四、相体积说156

第三节 乳状液的稳定性156

一、乳状液的不稳定性157

二、乳状液的稳定158

第四节 乳化剂的选择159

一、乳化剂分类159

二、选择乳化剂的一般原则159

三、乳化剂选择方法159

四、常用乳化剂163

第五节 乳状液的一些应用164

一、化妆品乳状液165

二、食品乳状液166

三、药用乳状液167

四、沥青乳状液167

第六节 多重乳状液与液膜分离168

一、多重乳状液168

二、液膜分离170

第七节 微乳状液173

一、微乳状液的形成173

二、微乳液形成和稳定性理论175

三、微乳液的相性质176

四、微乳液的一般应用178

五、微乳催化的基本依据178

六、微乳液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180

参考文献181

第六章 膜的化学182

第一节 膜的定义182

第二节 不溶物单分子层膜182

一、表面压及其测量182

二、单层膜的状态与结构183

三、单层膜的其他研究方法187

四、单层膜的应用192

第三节LB膜196

一、LB膜的制备196

二、LB膜的类型197

三、LB膜应用举例198

第四节BLM、脂质体与囊泡200

一、人工双层脂质膜200

二、脂质体与囊泡203

三、双层脂质膜与生物膜模拟206

第五节 自组装膜207

一、单层自组装膜的制备207

二、多层自组装膜的制备208

三、自组装膜的性质及应用208

参考文献209

第七章 固气界面上的吸附作用211

第一节 吸附作用*211等温式220

一、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211

二、固体表面212

三、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作用力212

第二节 吸附量、吸附曲线与吸附热213

一、吸附量的测定213

二、吸附曲线214

三、吸附等温线214

四、吸附热216

第三节 物理吸附的几种理论模型216

一、Gibbs吸附公式与Henry定律216

二、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及吸附等温式217

三、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及吸附220

四、Polanyi吸附势能理论和D-R公式224

五、孔性固体的毛细凝结226

第四节 物理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孔径分布及表面分维值228

一、固体比表面的测定228

二、孔径和孔径分布的测定234

三、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表面分维值235

第五节 气体分离的吸附方法236

一、沸石分子筛的选择性气体分离236

二、硅胶的选择性吸附238

三、变温吸附238

四、变压吸附239

参考文献240

第八章 固液界面的吸附作用242

第一节 液相吸附的特点及研究方法242

一、液相吸附的特点242

二、液相吸附研究方法243

第二节 自稀溶液中吸附的一般规律244

一、自稀溶液中吸附的等温线244

二、影响稀溶液吸附的一些因素245

三、自稀溶液中吸附等温式249

四、自电解质溶液中的吸附254

五、自高分子溶液中的吸附255

第三节 二组分溶液的吸附258

一、复合吸附等温线258

二、单个吸附等温线259

第四节 自混合溶剂中的吸附260

第五节 混合溶质的吸附262

第六节 水处理与吸附作用263

一、水和水质263

二、水的污染264

三、水的纯化与软化264

四、污水处理的一般方法265

五、常用絮凝剂265

六、吸附在絮凝中的作用266

七、影响絮凝的一些因素267

第七节 染料的吸附269

一、染料270

二、染色270

三、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与纤维在染色中的电动性质271

四、染料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作用273

参考文献274

第九章 吸附剂276

第一节 吸附剂的一般物理参数276

一、比表面(积)276

二、孔结构276

三、密度277

第二节 活性炭277

一、活性炭的制造278

二、活性炭的组成与物理性质278

三、活性炭的结构279

四、活性炭的表面性质280

五、活性炭的吸附性质281

六、其他碳质吸附剂282

七、活性炭的应用284

第三节 硅胶285

一、硅胶的制备285

二、硅胶的结构与物化性质286

三、硅胶的表面结构287

四、硅胶的吸附性质288

五、硅胶的用途290

六、其他SiO2类吸附剂291

第四节 沸石分子筛291

一、沸石分子筛的化学组成与结构291

二、沸石分子筛的分类与命名292

三、沸石分子筛的吸附性质293

四、新型分子筛297

第五节 活性氧化铝298

一、活性氧化铝的表面性质299

二、活性氧化铝的吸附性质300

第六节 黏土301

一、蒙脱土和海泡石的结构301

二、蒙脱土的吸附性质301

第七节 吸附树脂303

一、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质303

二、吸附质结构对吸附的影响304

参考文献304

热门推荐